暖阳冬意浅,教研韵正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11月14日,学院举办课程思政主题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建立有效连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育人质量,做好大思政课。教务与科研处联合公共教学部及相关专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讲好“大道理”,让课程思政闪耀光芒。公共教学部翟文娟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门课程时提到,该课程作为一门公共限选课,围绕“文化视窗、文化解读、文化揽胜、文化践行”四大维度,通过“职业教育+特色+创新”的路径,进行课程重构,实现通专结合,在文化趣味中陶冶情操,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讲活“小故事”,让课程思政充满生机。艺术设计系教师纷纷表示,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课堂。《设计构成》以脸谱、文旅建筑为例,讲授千百年的设计艺术;《Photoshop软件操作基础》以书法绘画、中国传统色彩装饰等作为课题带动教学;《字体与版式设计》则从字体演变史出发,对中国汉字文化做出延申······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的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讲透“大趋势”,让课程思政引领师生成长。教务与科研处胡晓丽在对教研活动做出总结时表示,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教师应锤炼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