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由招生就业和学生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承办了宪法进课堂、进讲座、进头脑等活动,在学院师生中掀起了讲宪法学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高潮。
12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了以“弘扬宪法精神 做法治之光”为主题的宪法讲座,在我院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讲座由李萧凡老师围绕国家宪法日的由来、我国宪法的结构、宪法基本理论与实践等三大方面,从宪法的内容、宪法的程序、宪法的保障三个维度以案说法,进行了深入剖析与讲解。
讲座开篇回顾了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历程。自2014年起设立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旨在纪念我国现行宪法的颁布实施,推动宪法精神入心入脑。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宪法权威的维护和对法治建设的重视。
随后,讲座详细阐述了宪法的结构。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部分组成。各部分内容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国家的根本大法,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最后,讲座详细阐述了宪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同学对宪法的基本理论和实际运用有了更加直观与深刻的认识,宪法不仅是国家根本大法,更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宪法进课堂。在思政课堂上,同学们精神饱满,高举右拳,集体宣誓,共同感受宪法的庄严时刻,增强宪法信仰。通过宣誓活动,激励同学们始终牢记宪法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
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承办的宪法“三进”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宪法意识,有效弘扬了宪法精神。下一步,我院将常态化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让宪法真正成为全校师生的法治信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