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依据学院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学院对各教学单位期初教学运行状况展开了全方位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全院教学秩序稳定,教学工作运行良好,但课堂教学形态仍有提升空间。
一、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涵盖了本学期开设课程的任课教师到岗情况、教材配备情况、教学资料检查情况以及教学场所的实际情况。涉及部门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戏曲系、舞蹈系、艺术设计系以及招生就业与学生处。
二、任课教师到岗情况
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以来,任课教师按时到岗,提前五分钟进入教室,无迟到早退情况。
三、教材配备情况
参照 2025 年春季学期教材选用、审查、征订及发放工作安排,教材配备工作有序推进。公共课教材6种,共计2520册;专业课教材40种,共计621册。所有教材于2 月 16 日顺利运抵学校,并于当日完成发放工作。各教学单位随后针对学生教材的下发情况展开了全面检查,确保教材配备完整无缺漏,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资料检查情况
各教学单位按时且高质量地上交了教案及课程标准自查报告、授课计划(共计 124 份)。
(一)教案
1.规范性
所有教案均按时完成,格式规范,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作业布置等基本要素。书写清晰、工整,符合学院的教案编写要求。
2.科学性
教案的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教学重难点设置合理,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科学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用性
教案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各教学单位教师在教案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确保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二)课程标准
1.制定与更新
课程标准的更新较为及时,能够根据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进行修订。
2.落实情况
教师能够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授课计划和教案,教学内容覆盖了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知识点和职业能力要求。
五、教学场所
各教学单位对学术报告厅、教室、录播教室、实训室、机房、形体室、画室、排练厅、操场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前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调试,确保了各项教学设施完好无损、正常运行。
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不足。目前,部分教学资源未能及时跟上时代的需求,如体育器材的更新速度较慢。
2.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衔接不足。部分课程内容未能有效与学生的职业需求对接,尤其是课程中的部分职业技能培训,未能充分融入行业特色和实际应用,导致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不足。
3.教案创新性不足。部分教案内容未能及时融入行业前沿动态,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尤其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足。
4.课堂教学形态存在一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学生上课期间随意使用手机的现象较为突出;
(2) 学生携带餐食进教室上课的情况较突出;
(3) 教师在践行走动教学要求方面存在不足;
(4) 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履行“课堂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5) 部分教学场所的教学环境未能保持良好的整洁度。
七、改进措施
1.增加对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特别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鼓励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互动教学软件等。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2.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培训与研讨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颖素材与训练方法。
3.行业调研与课程调整。定期进行行业调研,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紧密衔接。
4.教务与科研处制定《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生上课行为十项准则》《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教师上课行为十项准则》,将于教学场所张贴。各教学单位将定期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教务与科研处将不定期抽查课堂教学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教师或教学单位进行通报。
通过本次期初教学运行检查,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一步,学院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文化艺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务与科研处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