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思政课玩出新花样——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之旅
作者:   时间:2025-10-30   点击数:

10月29日,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带着24级部分同学开启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之旅。从听讲解到现场教学,全程高能,同学们都说“这课听得真过瘾”。

一进纪念馆,讲解员就成了“历史向导”。八个展馆,同学们围着冲锋浮雕听故事,盯着锈迹枪支问细节,连支前独轮车都成了“网红打卡点”。边看展边听讲解,大家在触动中纷纷留下感言,课本里的济南战役瞬间“活”了。

听完讲解,师生们开启“登山副本”。沿着石阶往上走,有人喊着“加油”,有人边爬边拍风景,虽然累得有点喘,但想到山顶的风景,脚步立马变得坚定而轻快。登顶的那一刻,“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映入眼帘,令人震撼的“红色地标”征服所有人。

“华东野战军如何八天八夜拿下济南城?英雄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4.328m的高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山顶上,思政课老师结合党史课程开讲,现场氛围拉满。没有黑板和课本,大家却听得专注入迷,这堂“露天课”把爱国情怀讲进了心里。

离开纪念塔,走下202级台阶,一路前行走到纪念馆正门一侧,长长的一排革命英烈照片格外明显。王尽美、邓恩铭……,熟悉的名字在脑海盘旋,结合中共一大的党史知识,思政课老师生动讲述了他们英勇的革命故事,“为革命鞠躬尽瘁第一个早逝的中共一大代表;一个身在他乡的一大济南代表;中共一大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代表……”,故事不长,却牵动着我们长长的思绪。

最后一站来到烈士纪念碑前,看着一位位英雄墓碑,听老师说1661名烈士长眠于此,仅无名烈士就有782名,现场瞬间安静。同学们自发地在无名烈士墓前深鞠一躬,有人此时悄悄红了眼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返程时,这句话在我们内心成了最扣人心弦的那份凝重。

伴着温暖的阳光,师生们满载收获返校。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让思政小课堂走出课本,融入真正的社会大课堂,变得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后续马克思主义学院还会有更多精彩活动,下次的“行走课堂”更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